1 、后澆帶收口網的設置應遵循"抗防兼備,以防為主"的設計原則。因為普通混凝土存在開裂問題,設置后澆縫的目的就是將大部分的約束應力釋放,然后用膨脹混凝土填縫以抗衡殘余應力。
2 、結構設計中由于考慮沉降原因而設計的后澆帶,在施工中應嚴格按設計圖紙留設;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設置后澆帶時,應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,留設的位置應經設計單位認可。
3、后澆帶收口網的間距應合理,矩形構筑物后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~40m,后澆帶的寬度應考慮便于施工操作,并按結構構造要求而定,一般寬度以700 ~1000mm為宜。
4、通過后澆帶的板、墻鋼筋應斷開搭接,以便兩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縮;梁鋼筋可不斷開。筏板基礎底板及基礎底板梁受力鋼筋必須貫通。受力主筋宜采用焊接連接。
6 、后澆帶收口網的斷面形式應考慮澆注混凝土后連接牢固,一般應避免留直縫。對于板,可留斜縫;對于梁及基礎,可留企口縫,可根據結構斷面情況確定。
7、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,應特別注意分層澆筑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模板的距離。為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流失嚴重,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,為保證混凝土密實,垂直施工縫處應采用鋼釬搗實。
后澆帶收口網:是一種砼剛性接縫,適用于不宜設置柔性變形縫以 及后期變形趨于穩定的結構。